学术学科

学术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学科 > 正文

我院王晓军教授出席庆祝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七届年会

发布日期:2023-09-0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3年8月8日-9日,庆祝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七届年会在青岛市黄海饭店举行。我校王晓军教授受学会领导邀请出席了这次盛会。

   来自全国及海外的200多名龙学研究专家分别进行了学术交流,对龙学研究的系列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王晓军教授提交的论文为《“义生文外”的中西语境探源、差异与启示》。该文指出,以往研究对中国“义生文外”、“言外之意”和西方“implicature”、“implication”等概念范畴不加限制地通用、换用,换句话说,研究者在未曾厘清这些概念体系的来龙去脉之前便将西方当代理论套用在刘勰和中国既有研究的头上,值得关注。该文首先揭示了刘勰的“义生文外”概念与中国语言学“言外之意”概念的相关性。为了这个研究目的,需要探讨作为“义生言外”概念核心要素的“隐秀”观。研究说明,刘勰的“义生文外”概念有两个要点:第一,它属于“言外之意”的范畴,与言内之意相对应;第二,它的内涵直指隐秀论,而且隐秀是“义生文外”的两个典型特征,由于它们一体两面的性质,可以说,“隐秀”是“义生文外”的体现和外在表征。其次,该文研究了中国的“言外之意”概念与西方的“implicature”、“implication”概念的异同,澄清了目前学界对这两个术语之间相互关系的误解或模糊界定。研究发现,不仅中西不同语境下,中国“言外之意”与西方“implicature” 、“implication”不能划等号,即便同处汉语语境下的“义生文外”与“言外之意”概念也不能划等号。这既凸显了中西专业术语背后理论系统的支点不同,也说明即便在汉语话语体系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著作在处理某些核心概念时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各有特定的支点。了解这些支点之间的承继关系与时代变迁是当前进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外国语言学界唯一参会代表,王晓军教授的发言得到同行研究者的高度评价,引发了浓厚兴趣并促成持续合作研究。



撰稿人:王晓军    审核:刘江   责编:仇子木




上一条:我院教师参加推动“三进”工作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修班
下一条:我院教师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返回顶部